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13章郡县内徙
出了井陉丶过了榆次,映入曹睿眼帘的就是『表里山河』的名城晋阳了。
而从晋阳再向北,过了新兴郡,就会抵达雁门郡的广武城。
田豫镇守北疆多年,如今皇帝要亲自北巡至自己的辖区,丝毫不敢怠慢,甚至本人也从广武城南下数百里,到了新兴郡的九原县相候。
三月六日,曹睿率军到了九原县外,遇到田豫之时,说的第一句话就出乎了田豫的意料。
「田卿的相貌与朕想得怎麽不一样?」曹睿下马将跪迎在路旁的田豫扶起,笑着说道。
如今都是太和四年了,田豫却一次都没有朝觐过陛下,心中属实存了不少惶恐与紧张之感。
虽然在太和元年的对鲜卑战事上,田豫因在雁门丶平城两处战胜轲比能的功劳立了功,从护乌桓校尉升迁为护乌桓将军,却仍然在皇帝面前不太从容。
田豫拱手道:「臣自加冠之后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只不过年年衰老,早就不复昔日画像中的样子了。」
曹睿道:「老一些总是无妨的,人都会老,只不过田将军过于精瘦了些。」
「且上马来,随朕一同进城。」
「遵旨。」田豫拱手应道。
由于入城之后还不到中午,曹睿带着毌丘俭的一千骑兵,与司马懿丶满宠丶田豫丶徐庶丶卢毓五人一同从九原城东门出发,欲要寻些本地乡民探访一番,兼作消遣。
从邺城到九原,曹睿每隔数日就会带人到乡野间走访查看。一方面是看民生民情,另一方面也是询问风俗丶多见一些与洛阳邺城不一样的人文风景。
一路走来,曹睿心中的感触颇深。
其实百姓的富足程度与生存状况,与农业科技丶时代什麽的相关并不大。
对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朝廷和兵祸。
朝廷多徵税,百姓就多吃苦。灵帝时一年征十馀次算赋的情况,如今在大魏已经不见了。
河南屯田民多,综合的税率在四成到五成之间丶且朝着四成的方向努力。河北编户之民更多,税收也基本维持在四成。
四成的徵收,百姓依然能活下来,而且还能有些存粮,相比早些年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古以来,从始至终,这片广袤大地上的民众的韧性都是一等一的。可这绝对不是执政者肆意压榨百姓的理由。坚持『苦一苦百姓』而享乐的灵帝,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朝廷徵收倒还好说,遇到兵祸就更为麻烦。
甚至从更高的一个角度来说,大魏河北整体四成上下的税率,就是由于汉末的兵祸延续丶吴蜀未定的战事导致的。
对于曹睿来说,寻访民间这件事做起来倒也简单。
问一问姓氏和赋税,看一看家中存粮,再赏几匹布帛作为恩典,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流程了。
众人一同出了东门,田豫骑在马上,位于皇帝侧后方,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听九原县令说,城西北十五里处有一里唤作『德里』,可以到彼处询问查访一番。」
曹睿哑然失笑:「德里?怎麽取了个这样的名字。」
话一出口,曹睿也笑着摆了摆手:「无妨,君子立德,德里这个名字不错。」
「朕记得汉末的吕布吕奉先就是九原人吧?」
司马懿拱手说道:「禀陛下,吕布的确是九原人,不过是五原郡九原县的人,而不是现在新兴郡九原县的人。」
曹睿好奇道:「并州这些郡县朕关注的少了一些。莫非是有两个九原县?」
司马懿点头:「还真就是有两个九原县。」
满宠在一旁笑着说道:「郡县内徙自后汉时就有,没多少出奇的。」
曹睿却没有理会满宠,而是开口向司马懿问道:「郡县内徙?朕大略记得昔日在关中行军的时候,北地郡就内徙到了冯翎郡边上是吧?」
司马懿拱手道:「陛下圣明,此事说来话长,要从早年间的凉州羌乱说起了。」
曹睿应道:「朕与诸卿行军在外,又无甚琐事在身,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司空试言之,朕在听。」
「遵旨。」司马懿拱手道:「在后汉一朝,凉州羌乱反覆难制,多次肆虐平定后而复患。而羌人强势之后,凉州诸郡丶诸县的长吏多为河南丶内地之人,往往没有守城的战意,因而请求朝廷允许郡县内徙。」
「此前臣在洛阳细细看过档案,依稀记得在初次羌乱之时,陇西郡内徙到了襄武丶安定郡内徙到了美阳,北地郡内徙到了池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曹睿感叹道:「若官吏守不住城,就可以带着城内所有的官员请求朝廷恩典,将整个郡丶整个县的名字搬到内地。长此以往,谁还会安心为汉朝守城抵御羌人呢?」
「这也就是朕常常要减少司隶丶豫州丶兖州丶冀州之人做官数量的原因了。」
「还是拿凉州来说,昔日在陇右,姜伯约就与朕说过一事,称天水太守马遵有弃城之嫌,却歪打正着丶为上邽增了兵力,还落了功劳。」
「马遵自是襄阳人,陇右的死活与他何干?最差不过挂印而去,这个官不做不就行了吗?」
司马懿点头:「陛下所言极是。」
「自从永初年间开了这个坏头之后,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起来。郡县屡屡内徙,局势安定后又向外迁回。」
「如此反覆不停,不知耗费了多少资财用度。」
曹睿若有所思的说道:「那朕刚才提到的北地郡也迁了多次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司马懿道:「正是如此。北地郡最后一次内徙,正是在中平年间韩遂丶边章作乱之后。」
曹睿叹道:「那朕与你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九原县,又是何时迁过来的?」
司马懿答道:「是建安二十年内徙过来的。」
「陛下,当时朝廷做出这般决策,是由于并州边地百姓人口稀少,屡屡受异族侵凌,因而向其内徙以求安定。」
「省去云中丶定襄丶五原丶朔方四郡,在雁门与太原两郡中间置一新兴郡,这四郡里每郡的民众都居在一县之内。」
曹睿叹道:「若以朕看,这倒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了。不过既然是武帝所作,朕也就理解了些。」
满宠随在身边微微颔首,心中却觉得陛下此时应该正在埋怨武帝。
没错,曹睿此时还真就是这样想的。
迁徙民众,乃是曹操用惯了的一个政治手段。
早在建安十三年赤壁战后,襄阳樊城左近的荆州百姓,就悉数被迁到了南阳境内。当时尚且年幼的邓艾邓士载就在被迁徙的民众内。
在淮南,曹操两次迁民导致了一条横亘大江与淮水之间,长达数百里的无人区。
在陇右,曹操迁徙武都丶汉中的百姓至关中,又造成了一个无人区。
曹睿叹了口气,看向左右的一众臣子:「雍凉以北丶并州以北的疆土,已经比汉朝最盛之时少了许多。」
「将郡县内徙是个办法,可这种办法只能应一时之急,却不能解决长久的祸患。」
「诸卿可有办法可以教朕?」
提到军事,满宠自然有话要说:「禀陛下,此番战后应该可以试着做一做此事。料鲜卑丶乌桓各部也不敢反对大魏。」
曹睿瞥了一眼满宠:「不是异族反对或者不反对的事情,这件事的本质是边地制度的问题。」
「满将军,朕来问你,若你是并州一农户,朝廷现在号召你们迁回云中郡的故地去,你心中会想些什麽?」
满宠沉默片刻:「禀陛下,臣若是处于这个位置,心中所想当为衣食与安定之事。」
曹睿微微颔首:「大略的方向对了。满将军接着想想,衣食自然可以通过劳作获得,而生活安定,免受异族侵扰,又该如何达成呢?」
满宠沉默良久,一时没有言语。
曹睿道:「朕心中大略有个答案。待朕与你们从那个德里出来,再与你们分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