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510林扬的大计划2
林扬淡淡一笑,“前贤有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那《上清宝录》内容便是前辈运用势力公布于世的。晚辈这样做的目的初时是情非得己,因为许多大能得知在下拥有这宝录。这样的东西对于武人来说异常珍贵,这些大能也必来抢夺,为了自家安全和不必要的麻烦,晚辈便不得不做出这等决定。”
听者无不震惊,都想原来是他!却不知他又是怎样得到的上清宝录?难道这人是三清门人?又或者与三清门有什么渊源?众人纷纷猜测,林扬似乎知晓大家心思,又道:“诸位前辈一定在想晚辈怎么手里会有上清宝录?这事情说起来,还是一段故事。”林扬便将自己去日本办事,遇到击雷道人、木真人的事情,以及木真人为何要杀自己,却因大能帮助而逃脱一命等等都略说了。当然,林扬把一些无关的却暴露自己的东西隐瞒未说。
众人听后无不勃然变色,癞头花子怒道:“好啊!原来三清门好不狠毒,我花子早说近千年来少出大能者,原来都是他们搞的鬼!不知有多少好汉莫名死在这些恶贼手里!”
风雷上人也是神色大变,“木真人我见过,这人很有神通……如此说来,咱们这些人可是人人危机啊!三清的人个个是神通广大,实力强悍……”众人都安静下来,连武盟的八位使者也是面带忧色。
不约而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林扬,“这人既然说出,是不是有了什么法子?”
林扬吸了口气,“前几日,晚辈认识了一户人家。后来晚辈才知道,这户人家其实是木真人的弟子。他们是三清对外负责俗家财务的人。偶然的机会,晚辈从这干人口中套出了一样吸纳灵气的法门。”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震的众人都呆了。
吸纳灵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武人们的肉体可以不断的得到充足的灵气供应,可以更加快速的淬炼肉身。而肉身的变强速度只要越过元神的强化速度,那所谓的“最后关头”便会被永无止境的延迟。这是在场武人们都拥有的常识,但历来因为无人通晓吸纳灵气的法门,都把它当成了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却没想到眼前生生的有人说自己懂得怎样吸收灵气!这让众人怎能不喜?怎能不惊?
见众人激动的神色,林扬心念微动,周围的地磁波立时发生了微妙改变。周围的一切物质,无论是空气或是众人的衣物,以及冰雪、山石都缓慢的腾跳起无数的光点。这些光点正是武人们求之不得的灵气,体内真气的来源。
一声声惊叹之声从武人们口中传来,一道道炽热的目光射向林扬。林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如果自己不将奥秘说出,恐怕今天无法离开这昆仑山了。
神色淡然的笑了一笑,“诸位都是前辈,晚辈绝不会抱着宁产好的法门不放,自然会你《上清宝录》一样公之于众。晚辈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自保!那日木真人曾对晚辈说,只要有谁能威胁到三清,那么就会被三清不择手段的清除掉。晚辈那日便想,如果咱们武人能团结一致,并且有适当的法门提高实力,又怎惧他三清?”
“说的是!”癞头花子第一个叫好,“奶奶的,现在老子放心大胆的壮大元神,怕个裘!”
许多人心中一凛,心想是啊!自己得了两样秘法,不但体质可以快速变强,而且元神也可以继续壮大,不怕再达到那种将要灵魂脱窍的临界的状态。这样一来,自己的实力无疑会越来越强,终究有一天会被认为是威胁到三清的人物,那时岂不是危险之极?这些人立刻觉得林扬团结一力的法子有着绝对的必要了。
林扬扫视众人,“所以晚辈认为,咱们武人需得成立一个互利互助的集团。仙榜的存在已经许久,如果以它为基础,倒是可以方便的建立一个集团。这是晚辈的想法,诸位前辈自然会有更好的方法,晚辈喜耳恭听。”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人说话。癞头花子笑道:“妙啊!仙榜历来都是打架争名次,这一次看来要改成争头把交椅的位置了!”斜了一眼风雷上人,“以我老花子看法,不如就请这位小朋友当咱们的头儿,怎样?”
这些武人修为高深,对争名逐利的事情早已经看淡了不少。至于争夺仙榜名次,那只不过是为了前来印证武学罢了。听癞头花子这样说,竟然只有极少数的人不以为然,心想他一个黄口小儿,凭什么能坐上头目的位置?
林扬心中一喜,立刻又道:“诸位,晚辈怎么敢有这种想法?癞前辈说笑了,倒是风雷前辈是上界榜主,资质、德才都是上上之选!”
风雷上人一怔,没想到林扬会推行自己,他本以为林扬是想借机会夺得众人头领这个位置。这时林扬谦言相让,他倒有些过意不去,摇摇手,“林小友不必过谦,我看这头领谁做也一样。你是发起人,小友当仁不让,老夫必当鼎力支持。”
众人心想这要成立的东西未必见效,弄不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并且被三清门追杀,自己是万万不能干的!于是有人纷纷叫道:“风雷上人说的是,小友发起,自然由小友担当这个头领的位子!”
有人开头,其余众人也不是傻子,于是纷纷效仿,这个说“小友才德兼备,是不二人选”。那个说,“这位小朋友大仁大义,不但公开《上清宝录》,如今还要将纳气法门传授,恩比天高!”
林扬心里和明镜似的,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但这便是他想要的结果,正中下怀。
林扬推辞再三,最后众人一致坚持,林扬只好道:“既然众位前辈抬爱,晚辈却之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