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380章 配享太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洛阳作为都城,主要功能还是作为大魏的行政中心,服务于皇帝和六部九卿这类官署。
    封路警戒乃是常事。
    前往北宫的道路两旁皆有虎卫警戒,曹睿在重重护卫下驰回北宫。入了书房所在的院中,径直去寻董昭。
    听闻有脚步声传来,抬头看到皇帝亲至,董昭和满宠一时间都诧异的站起。
    「见过陛下。」董昭察觉到皇帝阴沉的脸色,不免有些疑惑:「陛下今日不是要去太学吗?」
    满宠颇有眼色的搬过来一个椅子,曹睿点头坐下,看向董昭说道:「朕方才得到消息,大司马薨了。」
    董昭愣了一下,但神态马上就恢复正常,拱手说道:「此事实属意外,但世事无常丶乃是定理。国事为重,身体为重,陛下节哀丶勿要太过忧伤了。」
    满宠也在一旁接话道:「九州万方系于陛下一人,还望陛下保重身体。」
    曹睿叹了口气:「两日前丶朕初得了大司马病重的消息,当时首要想到的就是安定局势。」
    「陈司徒派出去了丶河南尹派出去了丶侍中也派出去了。董公还说让朕去许昌,朕也都应了。」
    「可到了此刻丶真听到了丧讯传来的时候,朕心里却觉得那些事情似乎都有些远,哀伤和失落却更多了。」
    「方才从太学回来的路上,与大司马昔日相处之景之情仿佛全忆起来了,一直在朕脑子里转。」
    曹睿眼眶微红:「朕不欲在太学众臣面前失态,思来想去,也只能到西阁这里丶找你们两位聊一聊了。」
    董昭也轻叹一声,走到屋内暖炉的边上丶端起陶壶,斟了一杯温水放在了皇帝面前。
    曹睿看到董昭递水,抿了一口丶复又放了下去。
    董昭道:「陛下节哀。」
    「大司马是国家重臣丶也是宗亲重将丶陛下的腹心和股肱。」
    「如今他不在了,陛下是不是有失去臂助之感?」
    「是这样。」曹睿点头:「大司马在时,未觉其异。大司马不在了,朕却不知道谁能替代他。」
    「董公建议朕去许昌丶去取濡须和江北,不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董昭道:「臣是这般想的。不过今日当着陛下的面,臣还有些想进言的话。」
    曹睿又抿了一口温水:「董公但说无妨。」
    满宠静静起身关上了门,而后回身坐定,未发一语。
    董昭道:「以臣来看,大司马对国事最重要之处丶乃是他作为有数的宗亲重将。」
    「现在大司马不在,诸曹夏侯只有大将军可用,其馀诸曹夏侯,或为庸碌之人丶或为猪突斗将,难堪大任。」
    「而那些更年轻的宗室将领,还没办法担当一方之任。」
    曹睿点头:「确是如此。」
    董昭道:「陛下在位已有三年。臣观陛下用人,首要以能力为重丶其次最好还要有些私谊。」
    「要麽宗亲,有亲缘连结。要麽亲旧,有私谊相知。」
    「若是一条都不占,陛下是不愿意用的。」
    曹睿轻叹一声:「董公天下智者,三两句就将朕的心思说透了。」
    「刘晔丶陈矫丶黄权这些人,无一不是朕在侍中任上发出去的。四方镇守将领,也多是朕在大战中观察过的。」
    董昭点头:「陛下这是圣君气象。可陛下是圣君,天下却非人人都是与陛下有私谊的能臣。」
    「天下官员武将不知凡几,哪能人人都与陛下有私谊呢?太学刚毕业了三期学子,武学也只毕业一期。」
    曹睿反问:「这又有什麽办法呢?朕为皇帝,时间也要一年一年的过,总不能一年做完十年的事情。」
    「说实在的,除了大司马丶朕并不想将东南十万兵托付给他人。这也是朕答应董公提议丶要亲往许昌寿春的原因。」
    董昭道:「臣或许能解陛下烦忧。」
    曹睿皱着的眉头舒展了些:「董公快说吧,朕等的就是你这些话。」
    董昭说道:「臣有三策,请陛下准臣一一在君前陈述。」
    曹睿道:「准!」
    董昭拱手:「其一,依照如今荆州丶扬州现状,将都督制改为监军制。」
    「都督总揽一方军事重权,而监军却只有监察巡视丶防守时指挥之权。在监军辖区之内,各将领兵互不统属,无上下级之分。」
    「大司马丶大将军,以及昔日的夏侯伯仁,这些人都是与先帝同吃同住丶一同长大的。」
    「先帝可以用都督,只不过是一时之政。适合先帝丶却并未适合陛下。」
    曹睿若有所思的微微颔首。
     董昭道:「都督与监军相比,如同州牧与刺史一般。都督权重丶监军权轻。州牧权重丶刺史权轻。」
    「都督如同一方诸侯,监军为天子使节。」
    满宠在旁轻声说道:「若是监军成了定制,那每逢大战,朝廷或者陛下不是还要亲赴前线?」
    曹睿侧脸看向满宠:「为了国事,朕当然可以不辞辛劳。更何况,吴丶蜀两国还没强到能将外军全灭的程度。」
    满宠尴尬一笑:「是臣失言了。」
    「无妨。」曹睿看向董昭:「董公还有两策呢?」
    董昭道:「其二,宗室外戚虽才能不足,但对曹氏丶对陛下的忠心却是可取的。若为长久计,陛下应改先帝对宗亲的苛制。」
    「该用的,就用一用。那些没能力的宗亲,就请些士人辅佐教导。」
    「恕臣直言,陛下乃先帝嫡子丶武帝嫡孙,又正值青春丶威望高隆,实在不用提防太多。」
    曹睿没有表态:「朕知道了,还有第三策呢?」
    董昭顿了一顿,说道:「第三策,是为陛下收拢天下臣子之心。」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大魏立国不到十年,若使天下臣子皆心向魏室,则必须要有些归心之举。」
    「请陛下下旨,令太庙配祀大魏建国有功之臣。若如此,天下臣子为求身后万世之名,定当对陛下丶对魏室尽心尽力!」
    曹睿听到此语有些意外:「配享太庙吗?此前没有这般制度?」
    董昭也有点搞不清楚皇帝的意思:「汉时并无如此制度,只有葬于皇陵之侧的旧例。」
    似乎为了怕皇帝误会,董昭解释道:「禀陛下,臣只是想起商朝伊尹之事,因此提议。并无过份拔高臣子的意思。」
    曹睿道:「朕知道董公是好意,配享太庙这一事丶朕也完全能够理解。」
    「方才董公说的三策,三策朕都应了。」
    「如今赵俨在荆州丶陈群在扬州,监军制已经事实存在。只需维持现状,不必再在朝堂上大肆宣称了。」
    董昭拱手:「陛下圣明。」
    这种更改都督制度的事情,悄悄来做就好了。若是借曹休之死丶而大张旗鼓的推行起来,不仅远在陈仓的曹真会有想法,天下之人也会心有疑虑的。
    曹睿继续道:「至于董公说的第二策,朕这几年已经给近支宗亲解了束缚。」
    「如雍丘王这般有文采的,能在崇文观负责文学之事。可大多数人还是平庸之辈。」
    「若一定要用这些人,朕倒是觉得还是外戚用起来方便些。太皇太后的卞氏丶文昭皇后的甄氏丶还有朕后宫众女的家族,都可以用一用。」
    「外戚嘛,当用则用丶不当用罢黜也没关系,左右都是朕一人之语。但是用宗室就没这麽自如了。」
    董昭拱手:「是臣考虑的浅了。」
    曹睿道:「不过董公给朕提了个醒。从今年的第四期太学起,将各地册封宗室丶年龄适合的,朕都要给他们扔到太学里去。」
    「若有真金,朕一定要用。倘若难堪大用,朕也不会勉强。」
    满宠接话道:「陛下圣明。太学第四期明日就要开学,是不是要快些下诏丶通知各地?」
    曹睿点头:「满将军现在遣人将宗正给朕唤过来。朕亲与他说。」
    「遵旨。」满宠领旨后向外走去。
    虽说曹睿并非有意支开满宠,但客观上却达到了这一效果。
    曹睿开口问道:「配享太庙,董公以为谁有资格?该如何选拔?」
    董昭笑道:「臣今年七旬多了,眼看也没几年活头,如果陛下恩准,臣倒是想向陛下讨这麽一个位子。」
    如董昭所言,他现在的确年老,说这种话也没有什麽忌讳。
    董昭都不忌讳,曹睿也丝毫没有犹豫:「董公,你我君臣相知。若真到了那麽一日,一定不会少了董公的位子的。」
    董昭起身拜谢,却被曹睿伸手拦住了:「董公别急,朕方才所问丶董公还没答呢。」
    董昭从容答道:「该选哪些人丶不该选哪些人,臣并不该与陛下在私下进言。」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非大功无以配享太庙。大魏开国日短,许多大臣的后代还居显职。而且三公九卿丶尚书台丶枢密院,肯定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臣倒是觉得,不妨陛下定一个员额出来,让朝中臣子各自去议丶各自去争夺,这样才显得配享太庙的价值。」
    曹睿笑道:「董公智计百出,该定多少合适?」
    董昭也笑出声来:「陛下不妨今年设立一批少的丶明年再设立一批多的。」
    曹睿微微摇头赞叹,笑而不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团藏:这次我想当个好人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神话之后 牧者密续 星磁进化文明之歌 近战狂兵 我都假顶流了,真顶流熟练度才来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大明新命记 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夺宝英雄传 怪异收容专家 新白蛇问仙 嫁给深情男二后 你们修仙,我种田 武道登神 我在无聊的生活里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