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840章 科举改革(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教育部新任尚书王林江看着他的奏疏发呆。
    这份关于科举改革的奏疏,他正在权衡利弊,是否交到御前。
    王林江是一个很有闯劲的人,没有他这位福建巡抚的支持。
    马尾造船厂想从一个民用造船厂,转型成为军用造船厂,还研制出帝皇级铁甲战列舰,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
    王林江之所以这么做,那就是在赌马尾造船厂能成功。
    福建地区多山,无法发展农业。
    当地负责搞工业的场所也不多,竞争不过隔壁的广东与浙江。
    福建必须要有自己突出的产业,王林江的政绩才突出,从众多巡抚之中脱颖而出。
    官场上的位置有限,早一年能脱颖而出,更早的晋升更高位置。
    这就是能否进入内阁的差距。
    王林江看到很多前辈和同辈的人,就是因为缺少机会,只能在地方熬资历,熬的心疲力竭,没有向上冲击的劲头。
    他在当时的选择无比正确,马尾造船厂的成功,直接带动了福建船舶产业链的起飞。
    他这个福建巡抚也因功被提拔为教育部尚书。
    他们这种当过巡抚的尚书,那与一直在中枢的工作尚书,前景完全不一样。
    皇帝苏河开国之初就给官场定下几个规矩,随着时间的发展,某些规矩已经名存实亡。
    但文武分治和基层经验这两条红线,一直没有动摇。
    官员想要入阁,必须要在地方担任过巡抚。
    没有担任过巡抚的尚书,哪怕是内阁空缺,他们也无法入阁。
    这些官员想要入阁,必须前往地方历练。
    有一些官员不适合在地方工作,哪怕是背景再深厚,在地方弄的灰头土脸。
    就此沉沦的官员,那也经常出现。
    十名下放的官员,未必能有一名官员杀出来。
    王林江这种坐过巡抚的官员,他就只差一步,遇到机会就能入阁。
    他们这些官员更应该在皇帝苏河面前表现自己。
    给皇帝苏河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在官场上也要有足够的功绩。
    这样才能让自己被提名,得到皇帝的允许,成为内阁大臣的一员。
    王林江心中很急,这一届内阁大臣,有的人任期已经很久。
    官员十年任期,这也是帝国的红线之一。
    这个规定在各部和地方,有很多办法规避,例如调一个岗位。
    但在内阁无岗可调,干满十年必须退出内阁。
    王林江认为皇帝苏河出台这个规定,主要就是限制首相的权力。
    哪怕是权臣,他也只能当十年权臣。
    内阁首相十年任期,已经足够他们推行一些政策,但肯定达不到谋朝篡位的程度。
    王林江现在必须要有足够的功绩傍身,他才能在未来竞争内阁的位置。
    教育部尚书想要获得皇帝苏河印象深刻的功绩,那就只有科举改革。
    帝国的科举已经举办这么多年,肯定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必须要改进。
    但科举是帝国统治稳定的基石,一旦改的民怨沸腾,他这个教育部首当其冲,只能下台谢罪。
    王林江正在犹豫,他是按照前任的做法,让科举按部就班完成,他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还是赌一把,把这份奏疏交到御前,只要获得皇帝苏河的认可,哪怕是承担一些责任,那也是很值得。
    王林江点燃了一颗烟,他在心中不断思考着这件事情的利弊。
    他最后把烟扔在地上,用鞋狠狠的把烟头碾灭。
    “拼了。”
    王林江刚走出房间,他就听见教育部的官员正在议论,朝廷决定增加今年录取进士的名额,足足加了三十名恩科进士名额。
    他有些意外,这应该是御前会议作出的决定。
    但御前会议讨论科举,离不开他这个教育部尚书。
    今日的御前会议,正常情况下没有科举有关的议题。
    现在这个情况,不出意外应该是御前会议偏题了。
    王林江了解清楚具体的情况,他立刻夹着奏疏前往皇宫之中。
    他之前预想到的麻烦事,在皇帝苏河决定增加额外的进士名额后,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
    王林江想要进行的科举改革,本质就是调整各省的进士名额,必然会迎来代考士子的强力反对。
    现在最大的冲突解决了,士子们即使有些怨言,至少不会造成流血冲突。
    王林江在心中已经衡量这次科举改革带来的好处。
    他只是弥补现在科举的一些问题,如果真的造成流血冲突,那就得不偿失。
    王林江站在乾清宫外等待,他写的奏疏已经通过小太监递到御前。
    他心情忐忑,在乾清宫凉亭中等待皇帝苏河的召见。
    王林江反复看着手表上的时间,他等了半个小时都没动静。
    他现在心急如焚,不知道皇帝苏河对于科举改制的看法。
    如果皇帝苏河对于现在的科举情况很满意。
    王林江选择上疏建言科举改制,这就是十分不智的做法。
    他肯定会被笑话数十年,教育部尚书也干不长。
    最好的结果,那就是在地方蹉跎数十年。
    王林江正在胡思乱想之时,小太监已经来到凉亭。
    他客气的邀请道:“王大人,陛下正在乾清宫中等您。
    您跟随我进入乾清宫。”
    王林江客气的拱手道谢道:“感谢公公带路。”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小太监前往乾清宫之中。
    王林江用余光看到皇帝苏河,正坐在桌边品茶。
    太子苏蜀却在翻越他写的奏疏。
    王林江立刻鞠躬行礼道:“臣教育部尚书王林江,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皇帝苏河吩咐道:“给王爱卿赐座。”
    小太监们立刻搬过来一张椅子,放在王林江的身旁。
    王林江再次谢礼后,他战战兢兢的坐在椅子上。
    皇帝苏河问道:“王爱卿写的奏疏,朕已经看过。
    王爱卿认为现在的科举弊端很多,需要进行科举改革,那就谈一谈。
    只要对帝国有利,对百姓有利的东西,朕还愿意虚心接受。”
    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这样说,他一直担忧的科举改革无法推行的想法,这才从脑中丢掉。
    皇帝苏河想法很明确,只要对帝国和皇室有利,科举改革将会得到皇帝苏河的支持。
    王林江想要获得功绩,他又不是傻子,做出来的科举改革,必须要迎合帝国与皇室的利益。
    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整理了语言,开始给皇帝苏河与太子苏蜀,讲述他规划的科举改革。
    “陛下,太子殿下,臣作出的科举改革,只是陈根据历年的科考情况。
    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的分析。
    臣的结论可能不全面,请陛下与太子殿下海涵。”
    太子苏蜀合上这封奏疏,他惊喜的说道:“王尚书这封奏疏,写的非常全面。
    我看过之后,很有感触。
    王尚书大胆谈一谈你的想法,我感觉这封奏疏有很多意犹未尽的地方。”
    王林江得到太子苏蜀的鼓励,他提出科举需要改革的地方。
    “陛下,科举现在已经不是公平的考试,而是看各位士子的关系。”
    太子苏蜀听到这句话,他依旧非常忿怒。
    科举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
    哪怕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合适的学校。
    科举是帝国网罗人才最合适的途径。
    帝国之中无论是安分的人才,还是不安分的人才,都会因为科举进入到官场。
    他们为国出力做贡献的时候,也把这些聪明人束缚在官场。
    最有能力推翻皇室统治的人,就是这个群聪明人。
    一旦让他们落草为寇,那对帝国来说,威胁很大。
    自从科举制度出现,农民起义大多数情况下造成破坏,少有成功。
    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最聪明的人已经通过科举,进入到官场之中。
    除非农民起义领导者天纵之才,要不然农民起义必然失败。
    太子苏蜀知道哪怕是在明面上,也必须维持科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他有些迷茫的询问道:“王尚书,我认为帝国的科举还可以,至少科举舞弊案鲜有发生。”
    王林江听到太子苏蜀问出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他高兴的解答道:“科举现在的作弊者少,那是帝国科举考试题目,只有少部分是有着固定答案的题目。
    大部分考试内容没有固定答案,例如策论。
    考生总不能写出一模一样的策论,那连傻子都能看出来,考试舞弊了。”
    王林江看到太子苏蜀沉默了,他继续接下刚才说的内容。
    “破坏科举考试公平的情况,主要是两方面。
    这两方面都与朝廷规定各省的进士名额有关。
    江南地区科举非常卷,考生的素质也非常强。
    江南地区也是帝国富裕的地区之一。
    一些考生的长辈认为他们留在江南,那一辈子都无法考中。
    他们选择移民到南洋地区、北方地区、西部地区这些教育不发达的省份。
    他们借着这些省份的名额考中进士。
    伊犁省就出现过,当地的进士,连一句地方方言都不会说。
    他们全部说着吴侬软语,全部都是科举移民,而不是正正当当的移民。
    影响公平的另一件事,依旧是进士名额。
    朝廷规定当地交税达到一定额度,就能增加当地的进士名额。
    江南南洋等地,都有着极为发达的经济。
    这些地区的进士年年增多。
    反倒是贫困地区,他们只有少量的进士。
    这种的差距越来越大,富裕地区的声音在朝堂上非常大。
    贫困边陲之地,很少有官员能为他说话。
    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朝廷的资源不断向富裕地区倾斜,代价却由贫困地区承担。
    这样必然会导致边陲之地与朝廷离心离德。
    对于帝国日后的统治,危害非常大。”
    皇帝苏河听到教育部尚书王林江这个说法,他陷入了沉思。
    明朝就是被东林党绑架,朝廷出台的所有政策,基本都是利好于江南。
    反倒是贫苦的西北,却不断迎来各种摊派和税收。
    当地百姓无法承受,再加上天灾人祸,爆发了农民起义。
    苏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趁势而起。
    他已经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
    没想到科举竟然有这么大的漏洞,之前的科举政策确实不公平。
    皇帝苏河满意的询问道:“王爱卿,针对于科举的漏洞,确实应该尽早补上。
    但朕认为你的做法有些激进。
    正当初的金口玉言,随意撤回也不太好。”
    王林江听到皇帝苏河语气不是那么的坚定。
    他耐心的劝道:“陛下,科举还没有等到考生进入考场,科举不公的问题就已经发生。
    帝国现在是亡羊补牢,避免造成更大的后果。
    科举不公的本质,那就在于进士名额的分配。
    只要朝廷取消进士名额分配给各省的相关政策,那就没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
    当然,为了保证彻底放开,按成绩说话之后。
    边疆地区因为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一名进士都没有的情况。
    朝廷可以规定每个省份,至少有一名进士,其余尽是按照科考的成绩发放。
    商人们交税天经地义,朝廷已经给予了爵位奖励。
    地方发展经济,那是巡抚应该做的事情。
    做不好这件事情的巡抚,必定会被罢免。
    科举为了公平,不应该按照各省的税收排名,确定进士的名额。
    正因为是税收得到的名额,有些地方的巡抚衙门,为了怕当地的纳税大户跑掉。
    他们甚至用进士名额做交易,挽留纳税大户。
    这样做,太打击一些士子对于科举的积极性。”
    王林江说完,他就看着皇帝苏河与太子苏蜀的表现。
    皇帝苏河的表现很平静,他正闭着眼睛思考问题。
    太子苏蜀瞪大眼睛,他没想到印象中很干净的科举,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
    皇帝苏河思考了许久,他认为王林江提出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只为了这一点,进行科举改革,理由还是太牵强。
    皇帝苏河听着王林江意犹未尽的语气。
    他表情严肃的问道:“王爱卿,朕感觉你的话语之中,还有没说出来的理由。”
    王林江知道自己已经说了这么多,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他用手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深吸了两口气,这才说道:“陛下,我是从基层一路上来的官员。
    科举移民,真是富商移民,问题还好办。
    有很多官员通过调令的方式,让孩子在江南学有所成,前往竞争不激烈的地区参加乡试。
    取得举人功名,上京赶考。
    这种情况不改变,很可能会在帝国催生出世家门阀。”
    皇帝苏河听到这句话,他冷哼一声。
    他对于世家门阀的危害,了解的十分透彻。(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师韵乡隅 [综英美]有事超英,无事阔佬 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大清要完 九歌 草包美人(快穿) 没见过特级咒灵打网球吗? 入局而定 全民:召唤师弱?一级一个金词条 一和零的简单故事 混在漫威的玩家们 湖畔打金店[古穿今] 风吟武门 劝你别修妖,你肝到无上妖帝 五零香江豪门女话事人 临安不夜侯 上交神笔马良系统 大国实业 挖心惨死后,被禁欲王爷宠上天